11月11日,一段疑似涉及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执法的视频引发热议。据上游新闻报道,事发地点为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一家蜜雪冰城门店。
监控视频显示,11月10日上午9时54分许,一位身穿深蓝色上衣的男子走进这家店里,在商品展示电子屏前观看几秒后问,“都在这儿呢?”
一位女店员应答:“对啊,进来扫下码。”
这时,男“顾客”立马亮明身份并批评她,“说晚了!我是市场监管局的。进屋第一句话就让扫码。”
紧接着,另外两名男子也走了进来。其中一人身着带有简章的疑似执法工装,他问道:“扫码了没有?”蓝衣男子说“没有”。“验码也没验?”“嗯。”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在网友留言评论中,多是认为店员的做法并无不妥。
“没觉得先说欢迎光临有啥错。人也说了要扫码。本来就是餐饮服务行业,也不是没说扫码啥的。”“先说欢迎,再说扫码,我觉得没问题,见人先问好是常识。”
有网友提到,进门不主动扫码,这也不符合要求吧?商家是负责监督。自己要有责任,所以,进门那个人应该被拉走罚款。还有网友认为,几位执法人员涉嫌“钓鱼执法”。
据上游新闻报道,该店负责人介绍,此店为蜜雪冰城学府新城店,事发时率先进店的男子身着便装,整个过程中并未出示证件,随后自称是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勒令奶茶店关门一天,未进行罚款,也并未出具相关书面材料。11日该店已正常营业。
这位店负责人称,视频发布到网络后,11月11日,肇州县市场监管局其他工作人员来到奶茶店,称该事件是误会,视频中“执法人员”是假冒的,目前正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是不是“误会”暂且不谈,先聊一聊视频反映出的这件事儿。视频中涉及的疑似执法行为是否合理合法?
笔者就此咨询了专业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曙明解释说,从监控视频来看,涉事的几位自称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行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执法”。
李曙明律师介绍,之所以有人说他们“钓鱼”,是因为除了店主有提醒扫码和查验的义务,顾客也有主动扫码、亮码的义务,正是他们不履行自己义务(暗访能否免除这方面义务会有争议),才有服务员的提醒,才有了“第一句该说什么”的“错误”。“钓鱼”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李曙明律师认为,事涉的疑似执法行为及处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系滥用权力。奶茶店服务员在未主动扫码、亮码的情况下,做了让他们扫码的提示,尽到应有职责。至于第一句说还是第二句说,都不影响其尽到职责的事实。以“说晚了”为由做处罚,显属权力滥用。
李曙明律师表示,国家卫健委刚刚颁布了“疫情防控新二十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适度放宽了对公民、企业的限制,释放了积极信号,大家为此感到欣喜。此时曝出这一事件,属兜头给公众一瓢凉水。这也令人担忧,高层好的制度设计,会不会在基层执法中变味?
笔者注意到,反映事件经过的监控视频较为清晰,相关人员的体貌特征也不难辨别。若这些“执法人员”真是假冒的,或已涉嫌违法犯罪,切盼当地尽快就此事原委公开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