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平层住宅位于北京,四季的变换在北京虽然短暂但大抵是分明的。我们利用顶层的自然条件,利用窗将视线萦回在四季的日常之中,而透过窗丢掉如影子般的空茫去迎接洒在身体上的光,建立起这静谧且温暖的生命状态。人和时间一起虔诚的跋涉,就不会感受到任何的丢失。光影虚晃着的不清晰,模糊着被卸下的倦怠困顿和躁郁,潺潺着的是被温暖的自由。
这套住宅平时只有业主夫妻两人居住。私密性不被首置的情况下我们尽可能的去打开空间让生活在里面复合的展开,去展开行动、情绪和能量,去进行好的家的体验烹饪、饮食、收纳、社交、阅读、健身、睡眠以及其它私密的行动。
可敞开可私密的复合空间或圆或方的物被置于一个有限的矩形区域里彼此独立,彼此关联,它们的边缘被光恣意的涂抹,融合成归于空间里的整体,承载居者的动静相宜。
特别定制的入户门将入户和室内归于统一对于打开的空间状态来说这个细节规避了可控的突兀。入户灯光的控制打破氛围情景的单一提供了迎合空间、行为、情绪的更多可能.利用入口处的柜体进行空间的分割没有削弱面积给视觉的延伸感的同时与天窗的交互挺拔了整个空间,分割形成动线,衍生新的路径使空间愈发多了些行走的趣味。
巧妙以镜子的运用拉长空间的横向维度将柜体独立出错落感,同时在空间中呼应其它柜体形成自己设计语言的存在。圆洞造型的风口我们的初想法是设计用来隐匿检修口柔化空间线条和直角,同时也通过重复的圆造型来制造个人辨识的空间符号。
这套住宅平时只有业主夫妻两人居住,私密性不被首置的情况下我们尽可能的去打开空间,让生活在里面复合的展开去展开行动、情绪和能量,去进行好的家的体验、烹饪、饮食、收纳、社交、阅读、健身、睡眠以及其它私密的行动。
餐厅以局部的细节设计建立了主人位的边界感私人感和就餐的仪式感.基于饮食习惯我们将灶具等以回旋门的形式内藏极大保留了餐厅区域的美观和舒适性。原本的窗户被我们以孔洞门板的形式二次设计隐藏原本的采光窗外观的情况下保留了它的采光功能增强呼吸感,且予光以形状淋浴空间和光影有了更多的互动和趣味。
以里相对私密的区域将卧室部分还原最基础的功能把睡眠变成一件极为单纯的事情。我们以统一空间色调的微水泥打底替换石材以往大面积的使用,石材以局部造型设计的方式出现在平面上形成细节和参差凸出石材本身的自然美感。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项目面积|180平方米设计出品|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全案统筹|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设计总监|丁鹏文空间摄影|WMSTUDIO特别鸣谢|家具支持:101plus
设计师:丁鹏文
机构&职务: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
擅长专业:家装设计,软装搭配,建筑设计
个人简介:丁鹏文90年生人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2018中国室内新势力榜南京TOP102017光华龙腾奖十大杰出青年百人榜2017中国设计星全国季军2017江苏设计星冠军2016金堂奖优秀餐饮空间2017金堂奖优秀住宅空间2016艾特奖优秀餐饮空间2016艾特奖餐饮空间北京城市最佳2017艾特奖优秀住宅空间2017艾特奖住宅空间北京地区金奖2017红棉奖年度室内设计奖2017喜舍杯竣工类江浙沪区金奖